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库存计算方法,特别适用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。它可以平均分摊每期采购或生产的成本,从而计算出每个单位商品的成本。以下是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及步骤:
首先,计算期初库存的加权平均单价。假设期初库存为1000件商品,成本为50,000元,加权平均单价为50元/件。
第二步,计算本期进货或生产的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价。假设本期进货或生产的商品数量为2000件,成本为100,000元,加权平均单价为100,000元÷2000件=50元/件。
第三步,计算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。假设本期销售了1500件商品,则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为1500件商品×50元/件=75,000元。

第四步,计算期末库存的加权平均单价。假设期末库存为500件商品,则期末库存的加权平均单价为(期初库存加权平均单价×期初库存数量+本期进货或生产的加权平均单价×本期进货或生产数量-本期销售商品成本)÷期末库存数量=(50元/件×1000件+50元/件×2000件-75,000元)÷500件=45元/件。
因此,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,期末库存的成本为500件商品×45元/件=22,500元。
综上所述,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:期末库存的加权平均单价=(期初库存加权平均单价×期初库存数量+本期进货或生产的加权平均单价×本期进货或生产数量-本期销售商品成本)÷期末库存数量。根据这个公式,企业可以计算出每个单位商品的成本,便于管理和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