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业外收入是指公司除经营活动之外,获得的非常规性收益。营业外收入是公司的财务指标之一,对公司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。下面介绍营业外收入包括的内容。
1.处置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所得收益:公司处置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时,收到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。例如,公司出售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或报废时,可以计入收入。
2.处置长期投资所得收益:公司出售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或债权所获得的收益,包括股息、股利、利息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,也计入营业外收入。
3.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收益:指以非货币资产进行的投资,如以股票、债券、房地产等非货币性资产购买其他资产或服务获得的差价收益。
4.政府补助:指政府为鼓励某些行业或企业而给予的经济补助,如科技创新奖励、环保奖励等。政府补助属于营业外收入,但需按照税收法规及会计准则进行准确核算。
5.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所得收益:指公司在自然灾害、人为灾害、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下,所获得的收益。

6.捐赠收益:指公司向其他组织或个人捐赠资金、物资等而获得的收益。
7.赔偿收益:指公司在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或其他赔偿时,所获得的收益。
综上所述,公司获得的营业外收入包括多种形式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核算和报告,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。